
源自四川名菜鍋貼鴨方,傳統做法僅使用鴨皮、鴨肉、雞蛋和吐司,但林正青還混入大量蔬菜絲、蝦泥、芋頭等增加口感,經過蒸、炸等手法,讓口感吃來更豐富。
【名廚食境秀】
隨著兩岸分隔,台灣和大陸兩地的川菜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特色,師承大陸名師的台北喜來登飯店中餐行政主廚林正青,把四川名菜鍋貼鴨方做了新的詮釋,演繹出風格華麗的鍋貼煎鴨餅。
報導╱黃翎翔 攝影╱張世平、葉仁傑

【材料】
鴨1隻(約2100克)、蔥6根、薑1條、花椒粒5克、海鹽187.5克、八角5克、米酒50ml

【餡料】
肥肉20克、蝦泥150克、芹菜25克、家鄉肉12.5克、芋頭100克、馬蹄50克、花菇25克、越南春卷皮2張、白芝麻少許,麵糊、胡椒粉、鹽、糖各適量,蛋白半顆
【準備】
1.鴨隻去除鴨翅備用。
2.芋頭切細絲後蒸軟,鴨肉、家鄉肉、馬蹄、花菇切絲,芹菜切細丁,肥肉剁成泥,薑拍裂備用。

1. 炒鹽
海鹽炒熱,關火加八角拌出香氣,若溫度降低仍不香,可再開小火炒香。

2. 碎骨
以刀面將鴨隻胸腔骨頭全部拍碎,小心不要傷到鴨皮。

3. 搓揉
將炒香的海鹽、薑、蔥、米酒等醃料反覆抹在鴨隻外表,搓揉均勻。

4. 蒸熟
抹剩的醃料塞入鴨腹,醃半小時至1小時,入蒸籠蒸約2.5~3小時。

5. 取骨
從鴨腹切開,取出所有鴨骨,小心不要弄破鴨皮,並取出鴨肉切絲。

6. 鋪平
鴨皮切成2大片,毛細孔面朝下,放在鋪保鮮膜的圓盤上,以免鴨皮黏盤。
【Tips:】
盤子上也可塗些豬油,能避免炊蒸後黏盤。

7. 混合
芋頭絲、鴨肉絲、馬蹄絲、家鄉肉絲、肥肉泥、花菇絲和芹菜丁混合均勻。

8. 增稠
加蛋白混合增加黏性,以胡椒粉、鹽、糖調味成餡料。

9. 黏合
將餡料均勻塗抹在鴨皮上,大約1公分厚。

10. 添鮮
再抹上薄薄一層蝦泥,灑白芝麻後蒸10分鐘。

11. 覆蓋
蒸過後,抹少許麵糊,再蓋上越南春卷皮。

12. 煎香
鴨皮朝下入鍋以半煎半炸方式煎酥,再翻面煎酥,以湯勺壓平,上色才均勻。

【家庭版做法】 家庭炒鍋蒸鴨 延長時間
1隻鴨可做2份鍋貼煎鴨餅,林正青不建議使用半隻鴨製作,他說:「半鴨一蒸,鴨皮一縮,份量就會變小,所以要整隻且帶骨蒸。」
市場上常見的鴨隻約2公斤重,若家裡沒有大蒸籠,可改用家庭炒鍋,先剁除用不到的鴨屁股和腿骨再入鍋蒸,但家庭炒鍋可加的水量較少,必須不斷加水,需蒸約3.5至4小時讓肉質熟爛。

【品評標準】 鴨皮酥香 味道正點
取鴨皮時,如果破裂就算失敗。拍骨時得以刀身,避免畫破鴨皮,取鴨肉時也必須注意,以免破壞鴨皮。抹餡料時,厚度需均勻,才能吃到一致的口感。鴨皮煎得金黃酥香才算正點,林正青說:「鍋子一定要先燒熱,加油洗鍋,倒掉,再加油燒熱,鴨餅下鍋才不會黏鍋,且要以中、小火,以半煎半炸方式,先煎香鴨皮,再翻面煎春卷皮。」

【名廚小檔案 林正青】
現任台北喜來登飯店中餐行政主廚,入行35年,鍾愛川菜,從不曾變心,他認為台灣和大陸川菜的演進大相逕庭,台灣的川菜不僅麻度降低,就連做法也較華麗。

小啟
「名廚食境秀」已結束,11月26日起,將連續10天推出「名人傳家飽」,首篇將帶你品味麵包大師吳寶春的心靈雞湯。
《蘋果》G+叫我穆瓜霞!! 你+1了沒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