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們對宇宙充滿想像,科學家也試圖一探究竟。而無論是否有世界末日,地球人口膨脹,天然資源即將耗盡,移民太空一直是「選項」之一。

二○一○年,秘魯與俄羅斯合作,在印加古城馬丘比丘安裝高頻波段天線,與國際太空站通話。連結傳統印加文化與現代太空技術,深具意義。

同樣是二○一○年,史蒂芬‧霍金預言,地球將在兩個世紀內毀滅,人類必須移居火星或其他星球。霍金的預言,似乎比馬雅預言更有說服力,但不少科學家反駁「兩百年」之說,人類也不可能移居外星。

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研究顯示,銀河系有將近十億顆恆星擁有適合生命存活的條件;美國太空總署更宣稱,已發現至少一千顆「宜居星球」。

「宜居星球」須符合兩項指標,一是星球大小、密度、與主恆星距離等因素與地球的相似度;二是星球表面為何、是否有大氣層。此外,由於人體有六成是水,所以若一顆行星擁有液態水存在的「宜居帶」,將有更大機會可孕育生命。

美國太空總署歸納出幾顆「宜居星球」,太陽系裡,土星的最大衛星「土衛六」和系外行星「葛利斯581g」位居前兩名;再來是火星,百分之三的地區擁有適合孕育生命的條件。

圖:「葛利斯581c」被列為宜居星球之一。

木星的第二衛星「木衛二」,表面有深達十公里的冰層,下方有大量液態水;而距離地球六百光年的恆星系統「凱普勒-22b」,是目前發現最小、最適合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,地表溫度僅攝氏二十一度,比地球還適於生物生存。

六百光年!目前的航太技術無法在人類有限的壽命裡,快速將人類送達。因此移居外星的夢想,科學家還要繼續努力。

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– 遠離慢性病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nrab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